close

在今年初,這個文章的架構在我的腦海中開始拼湊,一直到今天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貼文,我決定來完成它。

 

我,是一個不需要朋友的人。

真的認識我的人,通常會了解我所謂的「不需要朋友」,不是我應對進退有障礙,不是我封閉自閉,但是我會連絡與往來的知己好友,真的寥寥可數,而且,通常都是很久很久聯絡一次。在我決定離開事務所的時候,朝夕相處了三年的小朋友,問了我「老大,你是不是不會再跟我們聯絡了?」,我愣了愣,沒回答。幾年之中卻仍然反覆思考這句話,或許,我不是不聯絡,只是承受不住未來或許會發生與朋友的交惡而選擇退場。

 

剛開始工作的幾年,光是工作就占據我所有的時間,這困擾不了我甚麼。一直到,我決定金盆洗手回家帶小孩,加上人在異鄉,好像,同儕的關係又回復到學生時代的那種緊緊相繫,當然,只是好像,學生時代的感情沒有利益關係、沒有身分地位、沒有那麼多的「我只是」。這著實讓我困擾了一陣子,但是也好在,我與當初朋友們發生了一段不愉快的回憶,讓我決定退回到自己原本堅持的位子,可以再冷靜地檢視一次「朋友」。在台灣的時候,有從小到大的同學、鄰居、朋友、親戚等等,「朋友」的比重不會特別的大。但是在大陸,親朋好友全無的狀況之下,「朋友」突然變成唯一的支柱。或是因為小孩子相處的關係,或是因為出外靠朋友的關係,很多人做甚麼事情都要在乎一堆人,都要一堆人一起行動。我記得我去上畫畫課的時候,老師很疑惑的覺得為甚麼台灣媽媽對於朋友有沒有一起參與感到很重要,他在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我也愣了一下,雖然我不在他的疑惑之中,但這似乎回答了在大陸關於「朋友」的結構。在大陸發生的不愉快經驗,都過了大半年,當我想起的時候,心裡還是酸酸的,或許是因為牽涉到小朋友,或許是因為人在異鄉,或許是我天生情感脆弱,讓這個情緒久久縈繞我心。

 

真正的知己好友,不會隨著時間或是距離而變化,心靈與語言交流的契合不會隨著身分、財富或是時空背景的感變而變化。人生在世,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就夠了,不需要要一起逛街、一起吃飯的才叫做朋友。然而,這只是我自己的做法與看法,當然我偶爾也會有孤單感,當然我偶爾也羨慕那份喧囂的熱鬧,只是,我猜獅子都比較喜歡獨自在樹下舔傷口吧,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